
发布时间:
2025-07-01 17:23
信息来源:
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新闻中心
分享到:
乡村学校如何点亮农村娃的梦想?作为一所乡镇中学,开发区辽河中学积极创新探索,以“集日常良行,成德才兼备”和“集零散时间,成德艺双馨”为德育和教学目标,深入推动体教融合和校校合作工作深入发展,让每个孩子找到闪光点,点亮农村娃的多元成长之路。
篮球场上,学生们正展开激烈角逐,一个个矫健身影在赛场上来回穿梭;不远处的橄榄球场,学生们正在进行分组比赛,对抗、防守引来阵阵喝彩;足球场上,十多名学生练习着折返跑和原地跳跃,汗水浸透了衣襟。辽河中学从“基础+特色”“赛事+活动”等方面持续做好体教融合“加法”,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、增强体质、健全人格、锤炼意志。同时,学校以社团为依托,构建起多元化的体育课程体系。除了常规的田径、篮球、足球等基础社团外,还开设了曲棍球、橄榄球、拳击特色课程,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体育需求,不断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,夯实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根基。
“我们学校的课程非常丰富,除了各大主科,还有音、体、美、足、篮、排、拳击、橄榄球、曲棍球、乒乓球、激光跑等特色课。在这所支持学生多元发展的学校里,我相信每个同学都能像我一样,找到属于自己的闪光点。”辽河中学八年四班学生孙可欣说。
作为一所乡镇中学,辽河中学立足校情,以推进体教融合为抓手,确立了“以体引领,多技共育”的发展思路。自2024年正式挂牌通辽市体育中学开发区分校以来,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在完善体育设施、训练场地的同时,以学生成长成才为脉络,持续完善体制机制,拓宽体育渠道,优化了学校育人模式改革,做到“一体引领,多技齐飞”全面推进,体育运动带给农村学生更多“获得感”。“一张一弛才是文武之道,我们坚定地走体教融合这条路,尤其是对农村学校来说,因为体育不仅仅是锻炼身体,更是一种改变命运的力量。很多农村孩子可能缺乏优质的教育资源,但他们不缺拼搏的精神和坚韧的品格。体育恰恰能把这些特质转化为成长的动力,通过系统的体育训练,他们能学会团队协作、遵守规则、永不言弃,这些品质无论是在考场上,还是未来走向社会,都是最宝贵的财富。”辽河中学教学副校长张莹莹说。
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日趋完善,体育教师队伍素质持续增强,校园体育运动丰富多彩,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,辽河中学走出了一条体教融合、协同育人的新路子。受益于体教融合,乡村娃们接触到了专业、系统的体育训练,有体育天赋的孩子可以通过专业指导,以体育特长生身份进入学校深造,踏上逐梦“新赛道”。“体育是升学的另一条赛道,我们学校近年来培养出不少通过体育特长考入重点高中的孩子,体育给了他们更多选择的机会,让他们的努力被看见。”辽河中学教学副校长张莹莹说。
为全方位帮助学生把“爱好”变成“特长”,辽河中学还在普通教育中融入职业教育因素,积极探索校校合作的发展模式,通过与现代职业技术学校和东方职业技术学校达成合作,将汽车机械、汽车美容、中医康复、美容美发等课程引进校园,为他们的未来职业规划铺设坚实基石,也为全产业融合提供更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。“教育的真谛是让每个孩子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。通过文化教育、体教融合、校校合作,打造文武相济、匠艺双修的乡村振兴示范校,培养传统文化传承者+现代技能掌握者+终身运动践行者三位一体的新型人才,让文化扎根、让体魄强健、让技能傍身,为农村孩子铺就一条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的发展大道。”辽河中学教学副校长张莹莹说。
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。近年来,辽河中学持续促进乡村教育与本土文化、地域特色紧密结合,以特色教育为切入点,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,推动乡村教育从“补齐短板”到“扬长避短”转变。下一步,辽河中学将进一步推动家校联动和校社融合工作向纵深开展,通过与社区、企业、各职业院校合作,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育环境和成长平台,让特色教育更好地满足孩子个性发展的需要。(新瞳 韩木)